掌上土木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泣血笑谈十年施工之路(第一章)

新人帖
2016-7-6 18:04:16
6401
从2005年毕业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这十年究竟是怎么过的呢,有时候想想这十年究竟是怎么过的呢?简单的列举下:
  
  2005年7月~2006年3月  东北某电场做施工员、安全员
  
  2006年3月~2006年5月  北京北沙滩某住宅项目部做安全员
  
  2006年5月~2006年12月 北京####器材办公楼 做技术员
  
  2007年1月~2008年8月  北京##广场做技术员、施工员
  
  2008年8月~2010年2月  天津¥¥¥花园做技术部主任
  
  2010年2月~2011年11月 天津##大厦做项目总工
  
  2011年11月~2015年1月  江苏某房地产开发单位做项目土建工程师
  
  2015年1月~至今。江苏某房地产开发单位做项目土建工程师,这十年期间,在施工单位6年,在房地产单位将近4年,目前感觉仍然一事无成。
  
  对于施工,我早就想过了放弃了。(转载自网络)

1人收藏
1 条回帖
hairirenjunLV.12016-7-6 18:07:44
  2005年7月份,从湖北武汉开往沈阳的列车上,我们兴奋的劲还没有缓过来,十几个人面对着未来不知道的命运,对面的同事有的是大学里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干部这类的,有的是关系户,听讲话声音就听出来了,有的是本科毕业生,我是专科,本科生似乎对我们不屑一顾,不愿意鸟我们,还好这个情绪大家基本上掌握,下了火车也就不多说了。从沈阳转车到项目部,项目部在海边,晚上项目部大小领导那是设宴招待新人,喝酒比拼,口号大概是”喝酒起步一斤才能做项目经理“,从上学的时候就对工程上项目经理抱着很好奇的心理,前几届学哥毕业的时候,都想考个项目经理证,喝吧,不管是为了混脸熟,那夜我喝吐了,坐在宿舍边,对着大海,开始了我们的施工员的生活。
  
  我和一个来自山西的李工开始跟着我们学校的学哥韩工开始了我的电场施工员生活,从开始对电脑的不熟悉、打印机复印机的使用开始了我的施工员生活。这里简单说一下,本人在大学是认真学习型的,2002~2005年网吧那么盛行的年头,哥我也熬夜上网也不过2次。哥认为睡觉绝对比熬夜是一种享受,可惜接下来睡觉对我来说成为了奢侈品。
  
  关于电场的施工,电场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土建的内容、一部分是安装的内容,当时我们承接的是土建项目,不说了,土建项目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造价少、活难干、预留预埋多、小基础墩子特别密集、完全是为了安装服务的项目,而且不是一般人就能做的,需要大量的精细的管理人员来配合的,而我们公司的施工的模式是总包——劳务分包,这种模式的弊病是如果你没有大量的劳务管理人员,这个工程就完蛋了,我们正好赶上了,项目分两个主厂房,我跟的是这个是四川的劳务单位,隔壁的是福建的劳务单位,整体来说福建的劳务单位是成建制的,特别牛,也特别乱,所谓特别乱就是比较能抢活,这也许就是最大的好处吧。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最忙的时候,我这边竟然没有人干活了,韩工、李工、我三个人坐在基坑边看着没有人的厂房,我再思考,我们这也算是施工嘛,书本上没有教,我们就是在这看工人干活,终于有一天,我在回宿舍的路上,我们宿舍区在一个小山坡上,我走在爬斜坡上去的路上想,我是不是该放弃,不做施工,我该不该走出去,而当时距离我毕业也仅仅是一个月。现在假设,当初我离开了施工,现在我又是怎么样呢。还好这个念头很快随着另一帮的队伍和新领导的到来有所改变。
  
  2005年的冬天施工
  
  这里面很多插曲,就在我们站在基坑边晒太阳吹风的时候,我们慢慢了解这个劳务是我们公司老板的同事接的,这个在当时的环境下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公司宣传铁军的口号,但是你让你的农民工到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作战,多少还是很多水土不服的,四川人到了东北,一看这样的活,我说过活难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只是纯劳务,钢筋加工、铁件加工是项目部分包出去的,而且加工厂离厂房大概有个三五分钟的路程,每次钢筋都是考拖拉机拖的,项目部下料是及时的,下料厂也是及时的,但是去拖的人不管,只要看到钢筋就拖,一旦你施工慢了,你去钢筋加工场就找不到钢筋了,所以一步慢步步慢,这也是我们看着人家拼命做,我们慢慢聊天。聊天也是一种工作,可以聊出很多问题,可以交心可以交流很多东西,也慢慢的对这帮工人有所了解。带班的是个戴眼镜的,也是一种天不遂人愿的那种,他说他以前做木工的,对木工很熟悉,这次被老板拉来做钢筋带班,钢筋是一窍不通的啊,一根钢筋怎么看型号怎么看直径都要从头开始学习,他就反映一个情况,他到对面的厂房去看,发现他们的钢筋和我们这边的钢筋上面标的字不一样,原来是对方厂房只顾赶进度,不管钢筋的型号和强度,只要有钢筋就往上面绑,算了不说了,捂住了,怎么去追究呢,不可能把之前的砼全部剔掉,算了算了。随着这个劳务队的撤场,一切都没有了。
  
  北京的队伍、河南的队伍伴随着九月份的寒冬慢慢来了,随着而来是是一个新领导,我也被分到去单独管河南的队伍,还在韩工的带领下,韩工上面还是一个工区主任,我们的直系领导是这样的,工区主任——韩工——李工、我,我负责集控楼,新来的领导的认真负责得到了业主的认可,河南的队伍是成建制的,这个队伍分两个班组、木工、钢筋,整齐的上班下班、钢筋也是下料的加工一起的,而且人家主动联系项目技术部,我承认这个队伍让我看到了一些希望,也是聊天,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木工带班老板说测量的年薪能有十几万,人家用全站仪如何放体育场的弧形线,钢筋老板拿出来电脑打印的料表说钢筋下料也是按照这个来的,我之前听说过,软件翻样是不能直接用来下料的,人家说只要稍微修改下,可以直接拿来用,我当时很羡慕,可惜没有学,多年以后,我也想接触翻样,发现那是一个很枯燥的事情,集控楼是一个很简单的框架,虽然里面有很多的预埋件,但是我还是想看看主厂房,但那边又是李工的区域,还是带着好奇心去学习下把。
  
  职务的转变,随着工业厂房的大面积开展,业主要求的,还是安全员的配置下,项目部安全部把我们新来的员工搞为兼职安全员,我有幸成为这一名,我负责的是这边的主厂房和集控楼,兼带集控楼施工员,随着见识了很多高大上的施工,什么磨煤基础呀、发电机基础呀、柱子牛腿呀,其中发电机基础的柱子都是2.5*2.5m,钢筋都是32的、25的,还好这些我上学的时候都学习过,那个时候就感觉集控楼和主厂房之间的通道不应该堵死,应该有一条通道,结果那个地方有一个梁,后来验证我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个梁最后切除了。
  
  即使换队伍,我们依然落后了,在集控楼完成之后,冬天也来了,为了主厂房的施工,不得已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东北那嘎的不说了冬天有多冷。你们知道的,零下二十几度是正常的,就是为了主厂房的封顶,这是被逼死了,不完成没有工程款的,没有办法了,只能接保温管、终于在冬天开始浇筑了,我被安排在夜间值班,你懂得,天气寒凉,我们到也没有怨言,还记得在冰冷的夜晚,在寒风中吃着冰冷的盒饭,年轻时没有多想,砼终于浇筑完成了,但是随着而来的是监理的三万元的处罚单,原因是砼表面没有抹平,砼浇筑完成后项目部发奖金、施工员八百、安全员六百,把我给算到安全员去了,我们的工区主任说这不公平,小熊出力不小,但是没有用,安全部那边就那么定的,可是哥毕竟是施工员兼职安全员,比施工员还辛苦呀,结果不说了,算了,不说了,也许这也是我走出去的一个原因吧。公平不见得到处存在,看个人体会。冬天回家的时候,我路过北京去看了看在北京项目的大学同事兼同学。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北京,繁华。
  
  2006年开始北京之旅
  
  准确的说我只是想离开那个地方,2006年后我就准备换地方了,因为我们当时如果一年内对分公司不满意的话,可以换分公司,而总部在华东、北京都有分公司,如果去华东也就是南京附近离家近一点,如果不行的话,只能去北京,而当时能收留我的,是人家要看我的职务,安全员,恰巧北京需要一个安全员,我在2006年的3月份奔赴北京了,这算不算哥努力争取改变现实的一个机会。
  
  2006年的进京,作为一个安全员,我到了北京北沙滩附近的住宅楼项目做安全员,这个安全员的职务我没有做多久,从刚开始进北京的战战噤噤,一个人都不认识,再到项目部安全资料的缺失,再到现场的安全管理的认识。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吧,我在那个项目部做安全员,和我们一同进场的同事做施工员,他在楼上喊,快过来管管这边有人不戴帽子、这边有人抽烟,这边临时用电不合格,等我跑过去的时候,不戴帽子的人已经带上了帽子,或者跑走了,我也见识了很奇葩的事情,劳务分包的脚手架已经搭设完成,我们的脚手架方案还没有,也见识了监理是如何整人的,如何整施工员、技术负责人、如何整安全员我的,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很客气的说,我之前是做兼职安全员、现在到这来是头一次,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我也试着学着去做资料,但是我遇到一个难题,当时和劳务单位的合同还没有签订,很多东西确实无法开展,每次去公司请教的话,也只能慢慢学习,当时为此还买了安全员,但是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做法再一次激怒了,不记得是因为什么事情,我们之间彻底爆发了,他说我的不是,我说他的不是,但是他也是有关系的,他是人力资源部的亲戚,我们之间吵了一架,也许是他们发现我不适合做资料,也许是他们发现他们的确缺很多资料,也不是我这个新手所能推动的,恰逢那个时候,有一个新的工地要开盘,我又调动了。到这个项目做技术员。
  
  愉快充实的2006年下半年
  
  在这个项目上,一开始,我做技术员,自己真正开始了施工之旅,这个项目是一个弧形的建筑,也是在这个项目上我第一次体会到技术的重要性,面对这一个弧形的放线的问题,他们还是按照以前的模式,来让测量员来放线,测量员都是好几个工地跑的,在测量员来之前,我已经在核对图纸,定轴线,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自己也是很奇葩,喜欢自己摸索,不喜欢走前人的路线,有自己的想法,从临时设施的布置、临水、临电,到施工方案到施工布局,反正我在这个工地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改变的地方,也许是自己事业心太重也许怎么样,我对安全管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认识了安全员老张,老张对安全管理是细致的,也见识了施工人的辛苦。老张的媳妇我喊闵姐在项目部做资料员,我也偶尔跟着学学做资料,新一批的学生分来了。我也变成了老职工了,思想也许慢慢在转变。工程技术领域我刚刚踏入。虽然我积累了很多东西,但是这些还只是一个雏形的。
  
  2007年的开始~2008年的奥运会
  
  2006年的年底,老张要经常去新开工的##广场去帮忙了,我也知道那边缺技术员,也想过去,毕竟经过了这个项目的努力,我也有点底气了,对于安全管理我也是信心更足了,安全绝对不是一个安全员的事情,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管怎么样,机缘巧合,我还是在2007年年初进入了新项目,这个新项目所谓的新,就是由很多外来的员工组成的,从项目总工、项目工程部主任都是从外地调过来,在这里我的人生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发现很多施工员不看图纸,或者说看不懂图纸,或者说管理不到位,我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决定去做一次施工员让他们看看,应该怎么做的。这其中融合了技术员、安全员等很多内容。但这里面有一个东西,也许会让我的技术主管,感到惊讶,因为我不做技术了,我要主动转岗去做施工。
  
  那是一个呆子,像呆子一样,生产经理对我的评价,当我呆站在基坑边上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这个集水坑该怎么挖、砼浇筑顺序该怎么浇筑,然而我遇到了障碍,障碍赖在我的同事,因为我们的管理模式也是,我——工程部同事——工程部主任——生产经理,而我只是一个执行干活的小兵,虽然我有好的思路,也许我不善于沟通或者表达,反正在做这个地下室阶段我们是被动的挨骂的状态,地下室很大,我和我的主管同事似乎被发配了,主管同事也是很郁闷的样子,虽然表面上说是分工不分家,但是实际上大家谁都清楚和知道是怎么回事,新提上来的新人也是有关系的,这些关系都是事后知道的.
  
  关系重要嘛?如何获得关系,我还是简单介绍下项目的情况下,项目的是四层地下室,地上三个主楼,分别为南楼、中楼、北楼、南楼23层、中楼37层、北楼7层。其中南楼为框架体系,中楼为钢筋砼核心筒+钢结构,北楼不说了,明眼人应该知道中楼是最有挑战性的,这里面简单的说说中建系统系统的管理模式:接到活分给劳务分包,一般钢筋、模板原材料、砼、脚手架这些之类的措施费用提供,但是唯一的就是没有真正干活的在一线操作的工人,甚至而临建干活的都是给别人的,钢结构的话也是给下面的干钢结构的公司、但是钢结构他也没有施工工人也要去找真正干活的劳务人员。
  
  我所经历的告诉我,中建没有属于自己的劳务队伍。那中建系统有什么,管理人员,所谓管理人员,就是有掌握技能或者关系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预算人员、安全人员,而这些管理人员有些东西是自己学习,有些是集团的做法,有些是经历了教训而得出来,但是中建系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兑现慢、结算慢,按照等级来兑现,嚎了不说了,对于一个年轻人,我们初期还是对着技术抱着认真爱好的,起码知道自己是个屌丝,没有人能帮助自己,现场就是一个最好的课堂,不仅是知识,也可以学到一些扯淡的东西,这些扯淡的东西我可以吸收,但是我不用,不说了,我们被发配到了别的地下室,但是我好奇的关注了中楼的施工工艺、采用爬模体系对于这个体系,我肯定是下了很多功夫,不管从跟着他们去各个工地参观还是从书面上学习,我基本上掌握了要领,那还等什么呢,从最初的发现施工员很差不行,到现在我和同事被发配到了一个无名的角落,之间的落差是很大的,庞大的中楼施工似乎已经与我没有关系了,我只是一个打杂的。生活总是喜欢和你开玩笑,关系户被分到中楼,一段时间下来,监理很不满意,当你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上工地,回来的时候衣服还是干净的时候,当浇筑砼你值班的时候,你不能积极协调工人、砼罐车、现场各种车辆的时候,你自己就把自己抛弃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屌丝来说,没有啥,有的只有工作的热情。冥冥之中,我有被调入了中楼,和关系户成为了合作伙伴,一个中楼四个施工员再管,看上去人员好充足,但是实际上大家怎么去分工,按照钢筋、模板、砼、然后一个主管,我从最初的管钢筋、到管模板、到打砼、全部经历了。但是这又能怎么样,没有关系的你始终是一个屌丝。
  
  除了钢筋、模板、砼,你们还懂什么。
  
  监理的不满意,始终是我前进的动力,除了钢筋、模板、砼我们还会什么,我才真正的反思,桩、基坑支护、钢结构很多东西我还真的不会的,这些真的是严重制约个人发展的因素。我才下决心,广泛的涉猎,广泛的努力去接触各种不同的东西。
  
  关于质量,质量是一个可说可不说的问题,因为制约质量的因素太多了。资料可以作假,质量可以乱搞,唯一能证明的工程的就是进度,当有一天发现不是我做的资料,上面签着我的名字,我努力,为质量员谁签的老子的字,回答是关系户,至于嘛,当时我不管钢筋,为何钢筋检验批上写老子的名字,也正式因为钢筋上的预埋件,关系户把中楼的位置给丢了,爬架的预埋件没有预埋,生产经理以为是我漏了,我挨完训以后,我回去想想不对呀,我回去翻了翻自己的图纸,但是不是我的工作,我也不管,我当时只管砼,我下来又去找生产经历,拿出了确凿的证据,你总不能把后开孔的钱让我给背了吧。
  
  黑暗的夜晚开始了。如果说生产经理被搞走是夜晚的开始,新官的上任也许不是三把火,也许是一种黑暗的开始,当三个楼开始一起做的时候,狭窄的现场显得局促不按,道路常常被砼浇筑的罐车、运材料的大车、钢结构的大车、机电的大车。所占据,而道路是那么狭小。鉴于北京的三环,大车只有在夜晚才能自由的出入,于是我们把塔吊的大灯、晚上的月亮当成了白天的太阳,夜晚的十二个小时超越了白天的工作时间,而此时,中楼主体也已经起来了,剩下了两个人,我和我的主管同事,为了应对进度也好,报复也好,为了做出成绩也好,项目工程部主任出了一个规定,我和我的主管同事两个人呢轮流值夜班,每人一周。轮流换,至此开始了漫长的夜班生活,从晚上八点到早上八点,在这十二个小时中,我要负责工地的事情,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八点,我可以昏睡中,实际上做不到,也睡不着,从早上八点到十一点,我经常是睡不着,中午的饭都是同事给打到宿舍,有时候实在睡不着,拖着昏睡的眼神去食堂吃饭,如果说我再写这些是为了骂工程部主任的不近人情、报复或者怎么样,其实是在逆境中如何思考,该怎么协调夜晚到来施工要带来的问题,那些车子先进来,那些活要几点开始,尤其是夜晚施工的时候,扰民的根源再哪里,施工电梯能否运行,夜晚照明够不够,工人的安全,在夜晚来临之前如何和同事核对夜晚的施工进度等等,关于这些的思考统统在后续的施工中显现。继续发现施工之前的总图布置和施工过程中的前瞻,以及过程中的调整,这些都算是黑暗中的总结把,关于工期关于进度关于质量,关于爬架的质量优劣,全部在黑暗中积累了,很好的教训。在这过程中处理了三起安全事故,扑灭了几起火灾,我的安全意识更加强烈。
  
  奥运到来,黎明到来,主体工程在5月份终于做完了,剩下的钢结构和水平结构由新来的同事接手主管,这个时候我在反思我们项目管理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管理项目,我们这个质量是否对的起以后,我们选用的劳务队伍存在什么问题,该怎么整改,安全怎么整改,技术该怎么做,慢慢的思路似乎清晰了,而我依然是个屌丝,满脑子思想的屌丝,主楼的爬模也拆除了,生活又开始回归了平淡,有些东西开始慢慢的去收集去整理,照片呀,进度呀,施工日报呀很多很多。这些在奥运来临和奥运期间以及离开这个项目前,我很认真的总结了些。奥运期间,我在网上订了一张机票,北京到青岛,人生的头一次坐飞机,坐在飞机上才感觉到什么叫滚滚的人世间红尘,人与人之间的恩怨得失在这人世间真的不值得一提。
  
  我是不是该安静的离开,奥运过后,中楼主体也基本差不多了,南楼的装饰也差不多开始了,这个时候,人生遇到了头一次思考的问题,头脑中关于技术的内容又充实了不少,北京适合我生存下去嘛。
  
  简单的说一下,2007年~2008年的时候,工资薪水水平在3000左右,这个水平下,我一年在北京有记录可以查的自己的话费一年一万多,人生不能这样下去,恰逢此时没有新项目,离开还是继续坚守,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天津##开了,甲方在天津开发新的楼盘,项目总工在那边做项目经理,而恰逢之前在东北的一个同事,也来北京公司,他在那边做总工,就是这个机会,我去了,跟在他的后面做技术部主任,他做项目总工,你说这不是屈才嘛,没有了在哪里不是一样干活 。
  
  2008年10月~2010年2月 天津某高层住宅项目部工地,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项目情况还是简单介绍下,项目由6个楼组成,5个33层的、1个20层的酒店式公寓组成,整体一个大地下室,地下室二层,有一道钢筋砼内支撑,项目人员组成,生产经理就是北京项目上的工程部主任,这次来天津项目部是升官了,我也官升一级,结果项目就开始了混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都是多年合作的,项目总工和我年龄一般大,而且是空降兵,年轻有为之外,还包含着处世态度,过于偏激也不行,项目技术部人员组成,除项目总工、我毕业三年外,其余都是08年刚毕业的学生,啥也不懂,方案、图纸会审啥的都要亲自自己做,而且项目工期赶的紧,图纸问题、设计院沟通、现场方案交底、施工技术交底、质量这些、砼试块留置、钢筋送检统统来了,统统找上门来,此时两个字,累、累、迷茫中寻求帮助。无人可以帮助我们,我不得不自己咬紧牙关,把委屈和努力全部放在肚子里面,哥不需要你们,常常是深夜,我还在电脑上看图纸,给设计院写单子,修改变更,做方案。
  
  项目总工换人了,项目上的斗争,导致了项目总工我的同事被换掉了,甲方的不满意,而我却不得更累了,以前兄弟们在一起还可以相互撑一下,而现在我只能孤军奋战了,我可以说这是一个平台,我开始了历练,我的到来至少让甲方不在指点技术部,因为我的很多东西都是前瞻性的,我看图纸的深度和广度绝对超越了他们,而同时我也结交了很好的劳务人员,如果说图纸是工程师交流的语言,我遇到的技术负责是个放线的,他很多问题都是从核对图纸得来的,每次变更都在图纸上标记出来,从高度、标高、平面来的,建筑结构一点点核对的,因为他是放线的,他往往要先在人家还没有做的时候就核对,我与他有很多相同的语言,两个人沟通的很愉快,介绍下分包单位吧,6个楼分2家劳务单位做,都是江苏的,而我也是江苏的,另外一个的技术负责是一个钢筋翻样的,他的很多问题都是钢筋型号对不上、主梁交次梁的高度不吻合之类的,两家的技术负责都与我这个技术部主任沟通交流,问题似乎越来越多,而我采用的是再电脑上看图,建筑、结构、甚至水暖电,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很充实,也是努力学习的机会,自己做方案,做脚手架、施工电梯、自己翻规范、自己去琢磨。日子过得是紧张而充实。
  
  人需要这样活嘛?人都是有感情的,人也是需要沟通的,人也是需要理智的,也需要趋利避害的,当做施工拿到别人方案的时候,很容易说施工方案就是一堆废纸,对的确是废纸,因为现场根本不按照这个做,但是如果出了质量问题怎么办,本来300的墙,你浇筑的时候偏位了怎么办。这也需要技术人员处理嘛,对于这种质量问题,主管的施工员肯定有问题,但是我们技术员有什么办法能帮你,我想说的我们该怎么认真的去对待,而不是找推辞或者借口的,比如砼强度不合格,那首先我们要看我们砼浇筑过程中有没有加水,浇筑完成时的气温、然后浇筑完成后的养护工作是否到位,然后的然后,而工程部经理不是这样处理的,砼不合格,直接说人家搅拌站砼不合格,好吧,把责任又推倒技术部头上了,说试块做出来不合格,我说的很简单,砼搅拌站的砼 试块绝对查不出人家不合格的,第二个现场的标养的砼试块去送也是绝对合格的,第三个现场砼试块不养护、加水是这常有的事情。
  
  不说了,你懂的,一轮轮的攻击,从质量到资料,很好,不得不接招,人员不是我找的,是公司委派的,你觉得人家不合适,可以和公司说,没有必要拿我们撒气。他自己不争气我也没有办法,第二个有时候你们资料都签字了,过程中自己不实施我也没有办法,第三个下发给你们的图纸,你们自己都不看,图纸都丢了,这个也和我们没有关系,事情还没有完成,施工方案没有交底,现场不知道怎么做,那好吧,那就补施工方案交底,然后你们签字,好吧,手续流程都有了,那现场再出问题怎么办,那只有骂工程部自己的人了,经过一轮轮的攻击与内部斗争,大家都变得成熟了,对你微笑的同时也有可能在背后捅刀子。后来事件因为他老婆要调到技术部门,攻击才有所缓解,因为大家都知道,和大家处的不愉快,后续去了质量部。
  
  湖北人我对你没有好感,只是斗争没有意义。项目也就在这个内部斗争中,主体封顶了,然后开始内部抹灰,然后然后,一直在几番换人之后,生产经理总算老实一点了,不可能自己永远是对的,也不可能人家永远是错的,经过了多少次的内斗,项目经理也看到了,技术部不是问题的产生者,问题产生者是项目的本身的盈利率造成的,劳务是肯定不亏的,项目亏不亏完全要看管理,而我们管理行嘛。非也,我还是坚信不看图纸的施工员是管不好现场的。
  
  竣工验收前的疯狂:在斗争中寒冬来了,项目也要进入了结束的时候,随着而来的是大家的相互配合,工程主体都结束了,还有什么,装饰、装修很多都是业主分包的,我们知道也无力去管,但是很多还是参与了,马上就要验收了,技术部成了宝贝,也成了加班狗,不停的报资料、补资料、然后报政府部分,报验收,甲方、我们坐在一个车子里面,跑来跑去,从来没有过的温馨,起码这个时候,工程进度不说了滞后的,我们技术部资料都是齐的,有时间我就将过程中发生的图纸变更会审整理整理,整个施工思路再理一遍。很多东西瞬间又清晰。
  
  而也就在快完工的时候,项目生产经理又调到北京去了,内部斗争结束了,我想我们之间的以后也许不会再见面了,项目也再技术部与甲方忙忙碌碌中结束了。我完整的一个住宅项目。
  
  2010年2月~2011年11月,天津##大厦,2010年的春节过后,公司在天津新接的项目,项目经理还是原来的项目经理,这次我去了还是做技术负责,只不过这次没有了技术总工了,我来协调,技术员是我之前我们技术部的,他先期已经来了,项目还是简单的介绍下把,地下室三层、地上51层、周边二层裙房。基坑围护也不是我们做的,内支撑也是甲方分包的,这个项目的推进是很慢的,此时的我变成了经常出差的,因为项目做的慢,又赶上公司投标缺人。而我的细致和任劳任怨,成了抢手货,唉怎么办呢,也只有再实际干活中才体会到我还有那么多不会的东西。于是项目就变成了我临时的家,有时候在北京有时候在太原,有时候在外地,此时我已经毕业5年了。五年的施工经历,让我的很多东西在做技术标中充分的体险,分公司技术组的同事也由最开始的陌生变得熟悉。
  
  同事关系重要还是项目的利益重要!
需要登陆后才可进行回复 登录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掌上土木社区

GMT+8, 2025-2-6 00:00 , Processed in 0.152903 second(s), 32 queries .

Discuz! X3.4内核驱动

© 2015-2016 QiaCao.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