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土木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常看到很多想进设计院的学生,却又对这个陌生的行业充满了迷茫,回想大学时的自己也曾有过这样一段摸索的过程,特意把个人的一点点小经历和体会拿出来分享,希望对一些迷茫的土木学子们有所帮助。
        说说大三吧,差不多是大三的那年寒假吧,从疯狂地下载资料到看完许多前辈的好帖子,几乎占据了我寒假的大部分时间,也就是受这些前辈的帖子(特别是大侠的帖子,推荐大家看看)的影响,让我在这个寒假决定了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结构设计,对自己下了进设计院的决心,并从此开始为之而不懈努力。

        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的这一年里,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与结构有关的事情上,包括周末在内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花在自习教室和图书馆,也许是由于知道自己的智商不算很高,只好通过勤奋来弥补了,数不清这一年有多少次在图书馆里的结构书架边徘徊,忘不了许多次独自一人在周五的夜晚奋战在自习教室,每当斗志低落的时候,我就会听《壮志雄心》这所歌,告诉自己希望就在前方。也许天道酬勤吧,在这一年里,我结构类的专业课成绩几乎都在90以上,图书馆里大量有关结构概念和pkpm的书籍都被我大概翻阅了一下,也初步地了解了多本常用规范的条文及03G101系列标准图集(现在是11G了),对PKPM有了大概的认识,并试着用用一些结构小软件。

        大三暑假,我在自己家乡找了家小设计院实习,然而进去之后就被晾在一旁,天天自己看书,不免有些抑郁,在这里大概地了解了设计流程之后,原本打算实习2个月的我还没熬到一半时间就找了个借口不去了。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大四上学期底,那时候大家开始找工作了,施工单位来了好多家,却迟迟不见设计院过来招聘,在网上投了简历也是石沉大海,看着周围的同学陆续签了协议,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出于无奈,只好跟一家施工单位签了协议,以作为保险,因为查看了往届的师兄师姐们,进设计院的还是比较少数的。2010年12月25号,周六,在学校举办的一个大型招聘会上,我在心里千呼万唤的设计院终于来了,尽管数量不多,但来了就是希望。那一天,我特意准备了好多份简历,一家家投过去,就连只招聘建筑设计的设计院我也给他留了一份简历。周末,在焦急的期盼中度过,却没有接到过任何一个面试通知。周一,设计院都上班了,这天早上上工程造价的课程设计,我逃课跑到教学楼的后面,挨个地给周六投过简历的设计院打电话,希望获得面试机会。苍天不负有心人,打了一轮下来,有5、6家让我去面试。。。。经过一个艰难而曲折的面试过程,最终决定去L设计院,过程就不再详述了,此处略去5000字。。。 

        2011年春节很快就过去了,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来了。2月15号,我从家里来到学校呆了2天,就开始去L设计院实习了,这一实习就一直实习到了5月底才回到学校准备毕业答辩。在实习的一开始,总工就扔了一个建筑标准层平面图给我,让我试着先建个模型,初来乍到的我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从我之前了解的情况来揣测,新手刚到设计院都是看看规范或者画画楼梯梁板的。然而,不久之后,我就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工程,而不仅仅是用来练习,这让我有点小窃喜,因为我之前为结构设计做了大量的准备,早已迫不及待想通过一个工程把自己曾经的努力体现出来,而不是做枯燥而无味的梁板配筋。在实习的这3个月里,陆续地做了几个六七层的框架结构,从建模到施工图,从屋面到基础,每一步都能学到新的知识,也是在这实习的这3个月里,我经历过了有生以来最疯狂的日子,每天除了睡觉,重复着加班、加班、加班,最赶的时候,连续好几天凌晨三点多才离开办公室,第二天早上又来上班,想想高考的那段时间,也未曾如此疯狂过。

        这3个月让我对结构设计这个职业有了重新的认识,也让我完成了从学生到务工人员的过渡,让我可以完成简单框架的结构设计。在之后的毕业设计里,很轻松地应付掉了毕业设计里规定的一个框架结构商场的结构设计。 

        六月,一个离别的季节,在这个凤凰花开的时候,青春散场,四年的时光从此埋葬。我记得一个同学在qq空间写道“在我坐上公交车的那一刻,望着窗外,眼泪终于止不住流下来”,看了后心里有种酸酸的落寞,这一天,我们是真的真的毕业了。而我,终于以一个毕业生的身份回到了L设计院。

        七月,刚回到院里,一个高层的商住楼刚好要开始做初设,我便摸石头过河般跌跌撞撞地上手,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高层,而且初设也不急,便一边调模型一边在网上下载各种高层资料,折腾了快一个月,总算马马虎虎把初设捅了出来,对高层也有了一个大体上比较深刻的了解。

        八月,就在我刚搞完初设准备松一口气的时候,总工突然告诉我接到了一片高层小区,而且要马上设计,马上出图。由于之前做的高层是初设,并没有做施工图,所以没感觉到做高层的成就感。而这次这个是要马上出施工图,想到自己要把几栋高层一整套做下来,不免有点紧张和兴奋。然而,没过几天,这股兴奋劲就被长时间加班带来的麻木给取代掉了。从建筑确定户型一直到正式出施工图的那一段时间,又是在疯狂的加班中度过。 

        十月,这个月是在改图中度过的。由于场地地质和勘察的原因,之前的桩基础几乎全部再次重新设计。最大的感触就是设计基础的时候一定要尽量保守,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了,除非你很有把握。还有一个感触就是现在在钻探真是坑爹啊,有的地方根本没钻下去,他就把地质剖面图给画出来了,直到桩打下去了,通过贯入度才发现真实的地质情况跟勘察报告上的是两回事。

        十一月,尽管之前去过好几次工地,但都是别人做的项目,这一次,终于来到一个自己做的工地。看着工地上密密麻麻的桩头露出来,想想自己在电脑上画的施工图,现在是真真切切的一根根桩打在土里,这房子是真的要盖起来了,心里有种莫名的异样感,害怕?激动?紧张?兴奋?或许都有吧。由于其他项目都没有启动,这个月一直都比较闲,在论坛上逛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决定开始备考一注基础。十一月初,我跑到建筑书店买了一本厚厚的复习教程,整整快1500页。尽管论坛上许多前辈都说只需几个月时间复习下就够了,但我还是决定提前复习,把高数和三大力学的大学教材先过一遍,既然考,就要做好必过的准备,我一直都是这么觉得的,但愿可以一次性通过一注基础,接下来就可以把精力集中放在专业上,力求尽早通过专业。

        十一月底,高数上下册教材都大概看过一遍了,奋斗在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路上。。。
以下是个人的一点小体会,献给新手:
        1、关于设计院:与往年相比,这两年设计院是很好进的,由于这两年基础建设特多,出现了非常多的挂靠甲级院,这一类的设计院都是很缺人的,也很乐于招收廉价的大学毕业生。然而,这种挂靠院很多都是坑爹的,出图很不规范,有的甚至没有总工,经常赶鸭子上架,基础会比较不扎实。个人感觉,如果这种院的总工是大院的人跳出来单干的,而且总工愿意教你,那还是值得去的,因为总工会把很多大院的好习惯体现出来,出图也会比较规范,再者,在小院会比较得到重用,接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当然,大院这两年也挺缺人的,因为很多骨干跑出去单干做挂靠了,进大院的优点当然比较多,出图也规范,接触的项目大,可以交流的人也多,基础会打得扎实,然而,现在很多大院进去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画梁板配筋,基本上沦为画图机器,也是很坑爹的,不过如果能坚持下去,一直到梁板柱基础全部搞过之后,基础就很扎实了,那时候就牛逼了。至于大院好还是小院好,这个是没有定论的,不过我发现论坛里很多人都更倾向于大院好,可能是坑爹的小院太多了吧,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想进设计院的准备:学好专业课,特别是混凝土、抗震、高层、基础工程,这些课要精读,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规范来学习,你会发现,这些教材无非是对规范原理的解读。利用课余时间看看11G图集,这个图集是设计跟施工都会用到的,一定要多看几遍,特别是节点之类的。Pkpm有空就玩玩,大概知道怎么用,CAD就不用多说了,快捷键最好要熟练,下载个tssd软件,把里面的各种命令熟悉一下。多看看大师写的有关结构概念的书(比如林同炎前辈的《结构概念与体系》),现在对抗震概念设计都比较重视,pkpm的参考书也去看看,主要看里面各个参数的意义和作用,慢慢体会。还有,网上有很多结构设计小软件,比如理正结构、moegain、世纪旗云等等,可以去下载来试着玩玩。有空的话建议听听一培训,相信对你会有不错的启示。

      3、关于找工作(设计院):对于大院,我不是很清楚,许多大院貌似要211,老八校,甚至研究生。当然,这些从我们走进大学的那天起,已经很难改变,我主要说说我们可以去努力的方面。我发现很多设计院(以小院为主)招人主要看两点:基础知识和实习经历。关于基础知识,主要就是三大力学和上面提过的专业课。对于实习,个人认为最好大二暑假去工地实习一下,大三暑假去设计院实习。实习期间就算是去打酱油,通过实习,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投给设计院的简历,一定要突出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且投完简历后的两三天里,如果没收到面试通知,一定要主动给设计院打电话。大家都知道,一般设计院是没有专门负责招聘的人员的,很多设计院收了简历之后,并没有去很认真的挑选,甚至都没时间去看,而这个时候,主动打电话询问能大大地提高面试机会,我记得我当时的面试机会大多都是自己主动打电话才得到的。

      4、关于结构设计流程:由于我以前在未接触设计院之前,对结构设计流程很是困惑,却无人替我解答,在这里,简要说下结构设计的流程,希望对新人有所帮助。一般而言,在建筑做方案的时候,结构就开始介入,进行初步建模,试算,把周期比,位移比等几个大指标先把握好,然后反提条件给其他专业,之后随着建筑施工图的深化,把模型进一步进行细化,
特别要注意各个参数的设置,有多塔的要记得定义,之后反复进行电算调整,直至摸型各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之后便可以绘制施工图了。一般而言,pkpm生成的配筋图都比较杂乱,大多是把模型里的板图导到tssd中进行图层的转化,形成模板图,在模板图的基础上进行手动配筋。有些大院甚至有更严的规定,连模板图也要手画。 
对于每一个新手,一定要切记,pkpm不是万能的,pkpm只是我们用来计算的一个工具,绝不是配筋量够了就可以了,一定要对整个结构有一个大体上的概念把握,强节点弱构件,强柱弱梁,强剪弱弯,一定要把握好,我认为,把握好这些概念要远远比配足钢筋重要得多。
   
  把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共勉之:  你努力过了吗?如果是的,那你就一定不会失败,因为真正的失败是不去拼搏!   
只有吸收消化之后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一直把时间花在下载更多资料的过程中。
对该帖+2 金钱,并说 前排留名
5人收藏
0 条回帖
需要登陆后才可进行回复 登录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掌上土木社区

GMT+8, 2024-4-26 21:16 , Processed in 0.135386 second(s), 31 queries .

Discuz! X3.4内核驱动

© 2015-2016 QiaCao.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